内容簡介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中年遭遇衆多挫折?
為什麼我們會把這些挫折當作一種危機?
這種危機與經歷又代表了怎樣的意義?
中年危機——詹姆斯·霍利斯将其稱為“中年之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審視自己的機會,霍利斯教授提出了一個看似可怕實則具有解放意義的問題:“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誰?”當我們发現,自己一直在以虛假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實際的期望驅使着扮演—個“臨時的”成年人格時,我們就打開了第二個成年期的大門,将迎來真實的人格。
在本書中,霍利斯教授基于榮格心理學的視角,以一種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現了中年經歷的層次,并帶領我們重新審視、界定、調整自己的人格,從而了解内心真正的需求,抛開童年創傷與“臨時人格”的束縛,從痛苦出发,穿越“中年之路”,前往意義的彼岸,最終形成穩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中年,是一段從痛苦到意義的旅程。
許多人把生活當作一部小說,我們被動地從一頁翻到另一頁,以為造物主會在最后一頁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但并非如此。
勇敢踏上中年之路,會讓我們更加清醒,為人生余下篇章擔負起責任。
作者簡介
詹姆斯·霍利斯(JamesHollis)
榮格派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師、暢銷書作家
曾于瑞士蘇黎世榮格研究所接受長達5年的專業培訓,深耕中年人群心理咨詢,擁有豐富的個案積累。曾長期擔任得克薩斯州休斯敦榮格教育中心執行理事,其后又擔任華盛頓榮格協會執行董事直至2019年。
如今,他是華盛頓榮格協會理事會成員,跨區域榮格分析師協會的退休高級培訓分析師,費城榮格研究所第一任培訓主任,菲利蒙基金會名譽副主席。此外,他還是美國著名研究生院賽布魯克大學負責榮格研究領域的教授。
著有《在后半生尋找意義:如何真正地成長》《過被審視的生活:人生后半程的智慧》等作品。
鄭世彥譯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碩士、副編審、心理咨詢師
現從事心理學寫作、翻譯與出版等工作,主要研究領域:心理學史、心理咨詢與治療、存在主義心理學、榮格心理學等。
著有《看電影學心理學》,譯有《生涯咨...
目錄
第一章臨時的人格/001童年創傷/004
個人情結/009
第二章中年之路的出現/015
内在壓力與預警/018
一種新的思維方式/024
身份變化/027
撤回投射/034
身體和時間感的變化/041
希望的減退/043
神經症體驗/046
第三章内在的轉變/053
人格面具與陰影的對話/058
親密關系問題/062
中年外遇/081
父母情結的影響/087
職業世界:工作與使命/105
劣勢功能的顯現/109
陰影入侵/113
第四章文學案例研究/117
《浮士德》與《包法利夫人》/120
《地下室手記》/125
詩人與詩歌/128
第五章個性化:榮格的當代神話/143
選擇與決定/145
個體化的意義/149
第六章航海與孤獨/157
從孤獨到獨處/159
消化分離的創傷/160
經歷喪失和撤回投射/161
直面恐懼的儀式/162
聯系失落的孩子/163
激情的生活/165
靈魂的沼澤地/168
偉大的辯證/170
牢記死亡/175
生命是一束光/179
精選參考書目/185
普通參考書目/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