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簡介
《看不見的孩子》是《紐約時報》調查記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德里亞·埃利奧特歷時八年追蹤記錄,參考和援引14325份各類文件寫就的非虛構作品,講述了一個名叫達薩尼的少女八年曲折的成長經歷。在這部具有宏大歷史感的作品中,埃利奧特将達薩尼的童年故事與她家族的歷史交織在一起,追溯他們從奴隸制到向北遷徙的經歷,以及這個家族在紐約的困境與掙扎。達薩尼成長的年代是紐約無家可歸危機爆发,貧富差距加劇的年代。在沒有穩定生存環境的情況下,她必須引導自己的弟弟妹妹面對一個充滿飢餓、暴力、種族主義、毒品泛濫的世界。在帶領七個弟弟妹妹從一個收容所流浪到另一個收容所的同時,達薩尼也在尋找跳脫這種宿命的途徑。當她最終逃離這種困境,進入一所寄宿學校時,她面臨着一個難于回答的問題:如果脫離貧困意味着抛棄你的家庭和你自己,你該怎麼做?
《看不見的孩子》以細膩的文筆展現了一名在困境中掙扎的少女,一個貧困代代相傳的家族,以及一座赤貧與巨富可能一街相隔的城市。但達薩尼和她的家人只是一個縮影,他們面臨的貧困、歧視、階層固化和原生家庭問題是美國歷史和社會結構的產物,這部“具有狄更斯作品般深度”(普利策獎獲得者阿亞德·阿赫塔爾語),“足以比肩奧威爾”(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語)的作品的每一頁都在審視這些問題,并拷問紐約這座城市甚至整個美國的良知。
本書獲2022年度普利策非虛構圖書獎、2022年度安東尼·盧卡斯圖書獎等5項圖書獎,另獲4項圖書獎提名,并入選美國前總統奧巴馬2021年度書單、《紐約時報》2021年度十佳圖書、《時代》2021年度十佳非虛構圖書、《大西洋月刊》2021年度十佳非虛構圖書、美國亞馬遜2021年度最佳非虛構圖書等10項美國著名媒體和平台的年度圖書書單。
作者簡介
安德里亞·埃利奧特(AndreaElliott),《紐約時報》調查記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在該校教授非虛構寫作。埃利奧特于2007年(新聞專題報道類)和2022年(非虛構圖書)兩獲普利策獎,是迄今唯一一位既獲得過普利策新聞報道獎,又獲得過普利策圖書獎的女性。埃利奧特和她的作品曾獲新聞和出版界的多項重要獎項,除普利策獎外,還包括但不限于哥倫比亞大學傑出獎章、喬治·波爾克獎(GeorgePolkAward)、斯克里普斯·霍華德獎(ScrippsHowardAward)、海外媒體俱樂部(OverseasPressClub)最佳雜志報道獎、美國報紙編輯協會獎、美國專業新聞記者協會獎、大衛·阿倫森獎(DavidAronsonAward)。
林華(譯者),聯合國高級翻譯,在聯合國總部工作30余年,曾任口譯中文組組長。譯有《企鵝歐洲史·地獄之行:1914-1949》《銀、劍、石: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我們星球上的生命:我一生的目擊證詞與未來憧憬》等。
目錄
達薩尼和她的家人IV地圖VI
作者說明IX
序言XI
第一部“房子并不是家”:2012—20131
第1—8章
第二部賽克斯一家:1835—200383
第9—12章
第三部根部休克:2003—2013129
第13—21章
第四部“被火燒到會疼!”:2013—2015201
第22—27章
第五部達薩尼的離開:2015259
第28—36章
第六部“忍受任何一種生活”:2015—2016413
第37—39章
第七部達薩尼的道路:2016—2021469
第40—45章
后記549
致謝559
注釋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