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過去:權力與歷史生產》封面

内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于歷史是如何誕生的現代經典著作。

如果福柯、霍華德·津恩一起寫了本書,可能就是這本《沉默的過去》了。

要是航海家哥倫布還活着,他可能會對當今舉辦的哥倫布发現新大陸的慶祝活動笑掉大牙。而林肯恐怕也不能完全承認他是一個純粹的奴隸制度的反對者。這是一段盤根錯節的歷史誕生的過程。

一直以來我們堅信不疑的歷史,到底是人類曾經實實在在走過的路,還是杜撰出來的故事?歷史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各方力量又是如何在歷史的制作和記錄中運作的?如果歷史只不過是獲勝者講述的故事,他們是如何赢得勝利的呢?為什麼赢家們講述的故事卻不盡相同?我們該如何識别被共識掩蓋的相互沖突的歷史?

作者的觀點遠遠超越了“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的陳詞濫調。作者通過講述海地革命的故事,以及不同國家舉辦哥倫布登陸紀念慶典的區别,发現了沉默進入歷史的四個關鍵時刻。作者的分析揭示了歷史誕生過程中各方力量的糾纏,認為這種糾纏不僅适用于檔案館,還支配着歷史被驗證、被批準并被組織進知識領域的過程和實踐。他指出,沉默是歷史固有的,因為任何一個事件進入歷史時,都會丢失其某些組成部分。歷史不僅意味着社會歷史過程,也意味着我們對這一過程的認識,但是這兩種意義之間的界限往往相當不穩定。他區别了歷史、記憶和小說,提出了歷史的存儲模型,認為這個模型既非固定不變,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更改的,而且,如果模型是完整的,那麼歷史就不會形成。

通過對歷史的犀利審問,作者優雅的文筆和敏捷的思維讓歷史中沉默的過去開口說話。只有當人們開始認真審視歷史究竟是什麼時,才可能将歷史與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簡介

米歇爾-羅爾夫·特魯約(Michel-RolphTrouillot,1949—2012),已故海地裔美國人類學家,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和社會科學教授。特魯約一生波折,經歷傳奇。他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中學教師和律師,母親是法官,叔叔是海地國家檔案館的館長和歷史學家。特魯約在從事學術研究之前是詞曲作家,后受到迫害而流亡,逃到美國,住在地下室,靠開出租車為生。1978年在紐約城市大學布魯克林學院獲得歷史和文化學士學位,而后進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攻讀人類學,并獲得博士學位。從此,特魯約開始了人類學的研究生涯。

特魯約曾任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克里格-艾森豪威爾(Krieger-Eisenhower)傑出人類學教授和全球文化與歷史研究所所長,跨文化研究者,曾獲古根海姆人文科學獎。1998年進入芝加哥大學,任人類學和社會科學教授。他勇于打破學科間的界限,綜合不同的思想譜系,通過對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研究中關于概念和數据的二分法進行歷史化和語境化。他的研究影響了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等諸多領域的學者,被認為是“學術界頗具原創性、學科性、創新性和深思熟慮的聲音之一,因為他的理論框架擴展了加勒比研究中的社會科學知識”。2011年,加勒比哲學協會授予他弗朗茨·法農(FrantzFanon)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在人文科學,特别是人類學和歷史學方面的創造性”。著有《全球轉型:人類學與現代世界》(GlobalTransformations:AnthropologyandtheModernWorld,2004)、《農民與資本:世界經濟中的多米尼克》(PeasantsandCapital:DominicaintheWorldEconomy,1988)等。《沉默的過去》是他的代表作品。

武強,新疆大學歷史學院(歷代西北邊疆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地理學,現已出版各類學術專著、古籍整理著作等多部。

目錄

前言
致謝
自序
第一章故事中的力量
第二章SansSouci的三副面孔——海地革命的榮耀與沉默
第三章一段難以設想的歷史——被忽視的海地革命
第四章祝你好運,哥倫布
第五章過去中的在場
后記
索引
譯后記
······

最后修改:2023 年 06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