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還原的象》封面

内容簡介

本書是陳嘉映教授的學術随筆集。收在這個集子里的文章分成五組:第一組兩篇帶點兒回憶的性質。第二組是學術論文,是這個集子的主體,其中“萬德勒《哲學中的語言學》導論”是為作者翻譯的《哲學中的語言學》所做的長篇前言。第三組是評論和訪談。第四組是一些零星的小議論。第五組的后兩篇談論藝術。

我們這代人有過什麼呢?我們這代人還有什麼呢?我們只有精神。于是我們在這里相會了。

讀一本新書,不再像是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蹦出一個新想法,不再像是徹照整個心靈的令人狂喜的日出。一本書,是千千萬萬本書中的一本,不過增長一點點知識,一個想法,不過是融入思想海洋的涓滴。一葉小舟,在狹窄蜿蜒的河道里,感到自己疾行。河道漸寬,徐徐融入海洋。在這茫茫大海上,不再感到自己前行,甚至不再有前行的方向,四顧茫然,所謂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我開始感到生之有涯知之無涯,開始感到一個人只能學到一點點東西,只能思考一點點問題,那種盡收世間學問、獨立于天下至道之巅的期許,不知不覺中顯露其虛妄,盡管還要很多年,這種感覺才逐漸變成默默的體會,還要很多年,這種體會才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克服青年時期的理性驕狂。

随之而去的,Shade!還有青年時期對理性光明的無界激情。幸與不幸,思想的青春結束了。今后是這為伊憔悴的工作。越到觀念的深處,論證的理据就越发内在于論證過程的本身。在觀念深處,我們較少談論對錯,更多談論不同、差異,更多談論深度和道性。

作者簡介

陳嘉映,1952年生,先后任教北京大學哲學系、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現為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其學術貫通歐陸現象學與英美分析哲學,著有《海德格爾哲學概論》《語言哲學》《哲學·科學·常識》《說理》《價值的理由》等;譯有二十世紀極重要的兩部哲學著作: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和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

目錄

初識哲學
他的歌聲帶着思索
萬德勒《哲學中的語言學》導論
日常語言與哲學
施指與符号
從作品到文本
何為理論
經驗科學?
社會生物學與道德問題
無法還原的象
我們怎麼假裝
真理掌握我們
也談哲學的中國方式
思想坐落在欲望、快樂和沮喪里面
哲學與漢語思維
漫談中國大學
《精神》序
夢想的中國
以“歷史"的名義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廢話
變異還是進化
現代政治文化小詞典摘錄
藝術札記
滬申畫廊落成感言
后記
注釋
······

最后修改:2023 年 07 月 0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