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社會新聞》封面

内容简介

這不是社會新聞,也不只是虛構小說。

「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我們沒有學過如何面對這樣的災難。

然而,它卻降臨在我們身上。

────真實故事啟發、引人深思的家暴目睹兒小說───

▍一個人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從創傷裡走出來?

▍這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嗎?

▍「這不只是婚姻糾紛導致的悲劇,而是持續的暴力和恐懼造成的結果。」

▍法國跨足文學、影視重要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溫柔凝視。

「爸爸剛剛殺了媽媽。」十三歲的妹妹蕾雅從家鄉撥來一通電話,兄妹兩人從此成為失去母親的小孩,也是殺人犯的孩子。

他們傷痛無助,卻無法真正憎恨父親。兄妹雙雙坐上法庭,聆聽審判,不停追索記憶──這起命案如此令人心碎,但一切有跡可循。審判結束,事情卻並未落幕。蕾雅白天沉默失語,夜裡驚醒尖叫,身上出現一條條刀尖劃過的痕跡;她在這裡,也不在這裡……

本書受真實事件啟發,從十九歲少年的視角出發,講述家暴慘案裡,受害者不止受暴者自身,也包含目睹一切發生的孩童。事發過後,他們陷入崩潰與矛盾,逃不開漫長的自責、懊悔與追問,所要承受與修復的傷不亞於傷亡者。破碎的幼小靈魂將持續在悲憤與惶恐無助中,一邊抽離自己,一邊重建自我。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菲利普.貝松PhilippeBesson

作家、編劇、劇作家。已出版二十多本小說,目前已被翻譯成二十國語言,並有多部作品改編成電影、戲劇並獲獎。2015年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貝松曾任律師與社會法教師,直至2001年出版處女作《由於男人都不在了》(Enl'absencedeshommes)即獲羅布萊斯獎(PrixEmmanuel-Roblès)。他在一次訪談時曾說,寫作這件事讓他最感興趣的是為讀者豎立一面鏡子,讓人們在故事中認出自己。

貝松的寫作風格樸實細緻,年少時期深受莒哈絲啟蒙,作品還包括曾被知名導演夏侯(PatriceChéreau)改編為電影的《他哥哥》(Sonfrère,入圍費米娜文學獎短名單,改編電影《死亡詩篇》獲得2003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以及《淡季》(L'Arrière-Saison,獲RTL-Lire大獎)、《義大利男孩》(Ungarçond’Italie,入圍龔固爾文學獎、美第奇文學獎短名單)和《大西洋之家》(LaMaisonatlantique)。

2017年,貝松又以《在謊言裡相愛》(Arrêteavectesmensonges)得到法國新聞通訊社文學獎(PrixMaisondelaPresse)、法國《心理學》雜誌感悟小說獎,本書英文版由美國知名演員莫莉.倫華(MollyRingwald)親自翻譯。2022年出版的《巴黎-布里安松》(Paris-Briançon)亦獲得極大的迴響。

《這不是社會新聞》為貝松在2023年推出的最新作品,獲得尼斯-天使灣文學獎(PrixNice-BaiedesAnges)。

譯者簡介

許雅雯

中文系畢業,華語教學碩士。於海內外各地教學十多年後,決定投入文學翻譯。2024年以譯作《如刀的書寫》(啟明)獲「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首獎。

自2015年起迄今已累積三十多本譯作,包括小說、非文學書籍與繪本。除了文學翻譯外,亦為多家博物館翻譯語音導覽。

譯作賜教:anaisxu@gmail.com

目录

【推薦序】我們需要的,是阻止自己繼續墜落◎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這不是社會新聞
······

最后修改:2024 年 08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