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文学力作,也是一部战争史书,瑞典作家、历史学家皮特•恩格将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通过23个来自不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的战时经历,再现了那些更接近历史真相的“一战”故事。
战争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那个狂热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期待过战争。
许多人死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许多人在分食苦果,他们有过希望、愤怒、同情、悲哀,最后变成了故纸堆中的数字——他们是谁?他们不是操控战争的人,而是最了解战争是什么感觉的普通人。
他们是亢奋或消沉的士兵、对战争游戏抱有幻想的探险家、投身占地医疗工作的知识女性、后方的主妇与儿童、冷眼观察军政人物的公务员;他们战斗于西线战壕、巴尔干半岛、东非、青岛等地;他们之中有的成为英雄,有的死伤,有的陷入疯狂。
“死亡是那么寂静……”他们的声音不曾进入公众的听觉,只是在死神敲门时急切地写着日记或书信,而皮特•恩格伦找回他们被遮蔽、被遗忘的声音,还原第一世界大战中的每一天。这一次,“真实”的战争体验将如雪崩一般轰鸣而来。
作者简介
[瑞典]皮特·恩格伦
1957年生于瑞典布登。作家、历史学家、乌普萨拉大学教授,荣获多个奖项,作品被译成1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播。
2002年,入选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颁发机构)院士,2009年至2015年5月31日,担任瑞典学院常任秘书。
他曾经长期在巴尔干地 区、阿富汗、伊朗从事战地记者工作——他不是在书斋,而是在战地获得了更真实的战争体验——他针对波尔塔瓦会战所写的突破性著作单在瑞典就售出超过25万册。他善于以个体的感受、情绪体现战争的复杂性,被称为“当代讲述战术、杀戮、战争心理至为杰出的一位作家”。
目录
致中文读者人物介绍
PartI.1914
——上战场,不是为了金银财宝,不是为了祖国或荣誉,也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锻炼自己,为了强健自我,磨炼意志,砥砺操守。这是我想上战场的原因。
PartII.1915
——即便是危险的事,如今也变得寻常无奇,直到每一天的流逝似乎不再有其他引人注意之处,只剩下与死神的恒久亲近。
PartIII.1916
——这就是战争。令我们感到沮丧的不是丧生的风险,不是炮弹在落下爆炸之时发出的炫目红色火光……而是觉得自己有如木偶,被一个未知的木偶师所操控。
PartIV.1917
——你体内的野蛮人促使你仰慕起这片战场的肮脏、浪费、危险、争斗以及壮丽的噪音。你不禁觉得,这终究才是人的目的所在。
PartV.1918
——这将会是我们承继的恶果,或者善果,总之是我们无可摒除的承继物。
结局
尾声
参考书目
照片目录
······
[ 美丽与哀愁下载地址【免费下载】 ]
最后修改:2025 年 02 月 20 日
© 允许规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