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夠的中國史》封面

内容簡介

秦國星耀智囊團為何多是商鞅、張儀等外籍人士?漢武帝如何賺錢又燒錢?隋炀帝南巡開鑿了大運河,西巡時又干了什麼?李淵何以憑借3萬兵馬7年定天下?戰術天才李存瑁吃了哪些戰略短板的虧?王安石如何成為靖難之役的背鍋俠?胡惟庸為何必須死?崇祯是如何遠程“幫倒忙”的?袁世凱為何策劃了清末“PS門”事件?

……

歷史就是一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戲劇,這些熟悉的名字背后,不僅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濃縮了每個時代承襲、變革和发展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本書是《國家人文歷史》雜志公衆号的精華結集,以時間為脈絡,以“變化”為核心,精選制度、經濟、軍事、戰略、朝堂5大主題、53個有戲又有料的話題,由點着面地縱向梳理了古代中國多個領域的承襲與變革,以動态的思維挖掘其背后的邏輯與本質,不僅還原了一個個鮮活多元的大時代,道出成敗興衰之理,更以诙諧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嚴謹的考證,勾勒了今天中國的疆域版圖、文化思想、經濟格局、風俗人情和法度制度等多個領域的歷史脈絡。

細節決定成敗,格局決定結局。翻開本書,讀懂古代中國的承襲與變革,就能讀懂中國幾千年的風云流轉,更能讀懂中國何以傳承至今,歷久彌新。

作者簡介

《國家人文歷史》

《國家人文歷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為核心價值的國家級時事人文類半月刊,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以“人文家國、歷久彌新”為理念,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郵政发行暢銷報刊”。榮獲“中國最美期刊”、國家記憶“年度歷史文化品牌”、第三屆全國“百強報刊”等榮譽。

“國家人文歷史”微信公衆号由《國家人文歷史》雜志新媒體中心主辦,致力于傳播“真相、趣味、良知”的核心價值,以新聞為切入,以歷史為深度,憑借深入獨到的專業解讀打造獨家原創好文,為讀者創建了一個觸摸歷史體溫、发現歷史真相的新平台,穩居中國微信月榜500強,連續多年入選“新榜ZUI具收藏價值公衆号”。

目錄

制度篇審時順勢,以變應變
商鞅締造一個強大到極點的政府
戶口冊上的中國史
古代的輕徭薄賦政策,真給百姓減負了嗎?
中國古代的征兵制度,為何總是變來變去?
大家都叫“州”,差距為何那麼大呢?
古代“全國統考”前的“自主招生”為什麼會走向失敗?
唐代“公務員考試”的困惑:外挂為何這麼多?
“王者榮耀”的封禅制度為何止于宋朝?
宰相制度的終結:胡惟庸為何必須死?
分封諸子,洪武朝最大的失策
古代也有“宅急送”:從前的車馬未必慢
奠定中國大一統的制度基礎——羁縻統治
經濟篇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古代版的“石油戰争”:鹽戰
為什麼古代发生戰争后,糧食的需求會大量增加?
漢武帝的燒錢與賺錢
漢末三國誰最有經濟頭腦?
唐人炫富、宋人增收的香料貿易
成也黃河,敗也黃河的開封
大運河:北宋立國的生命線
長江流域的崛起:中國的南北差異從何而起?
生意越做越大、格局越來越小的廣州“通海夷道”
朝堂篇人心不如水,平地起波瀾
外籍人士打造的大秦強國智囊
舅爺、公公、書生,誰才是朝廷心腹?
漢獻帝為什麼不能直接殺了曹操?
“子貴母死”制為何無法遏制太后專權?
帝國番将:唐朝皇帝手中鋒利的雙刃劍
中國古代的秘書政治: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大宋第一伯樂”歐陽修舉薦了多少人才?
北宋第一名将的巅峰即悲劇
王安石如何成為靖難之役的背鍋俠?
“半仙”劉伯溫既然那麼神,為何結局那麼慘?
明英宗在土木之變被俘后,于謙為什麼選擇了朱祁钰?清末PS門事件:袁世凱為何要栽贓慈禧寵臣?
戰略篇内強外柔,才能進退自如
六國合縱為何總是铩羽而歸?
沒有紙上談兵的趙括,趙國能赢得長平之戰嗎?
邯鄲之圍:戰國時代最后一場大國博弈
争雄鎮邊兩不誤的三國時代
隋炀帝南巡開鑿了大運河,西巡時又干了什麼?
李淵何以憑借3萬兵馬7年定天下?
燕云十六州為何如此重要?
北宋為何要設置4個京城?
吾養百萬兵,為何不費百姓一粒米?
崇祯是如何遠程“幫倒忙”的?
“亞洲第一艦隊”的全軍覆沒
軍事篇攻人以謀,用兵以智
秦能夠統一六國,在地利上究竟沾了多大的光?
“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戰,何以成為秦末最關鍵一戰?“官渡之戰”中袁紹軍隊突然崩潰背后的軍事邏輯
呂布沒殺過一個名将,為什麼還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将”?當戰術天才吃了戰略短板的虧
宋太宗北伐失利,遼人報復南侵,結局卻來了個大反轉熙寧開邊無愧為大宋第一軍功
靖難之役開始前,沒人猜到朱棣會赢
抵擋后金功不可沒的熊廷弼,為何擺脫不掉被殺的命運?
······

最后修改:2022 年 03 月 0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