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梁晓声是当代中国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不愿“出书”的作家。对于自己的书,他给予的评价是“有影响的,但不是畅销的书”。也许是因为他总是愿意用深刻的文字直白地剖析时代与社会的痛点,不留情面。
说到“读书”,梁晓声依旧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只是用平实却诚恳的语言在与我们对话,以一个读书受益者的身份向我们日益脱离阅读与书籍的社会投掷一粒石子,即使声响儿不大,但也能漾起波纹。
“读书吧!”这仿佛是他最爱说也最想说的话了。
此书送给在人生路上彷徨的你,读书吧,这是人生千万种事情中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了。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他的创作风格极具特色,可归纳为: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
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知青》等,创作小说、散文、杂文等1600余万字。其中《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雨》曾获全国中篇小说奖,《双琴祭》曾获《小说月报》百花奖。2019年凭借《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目录
与书为伴无论你端盘子、开饭馆,或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那
么多的好书就摆在那供你选择。与其怨天尤人——我
没有一个好爸爸、好家庭,连朋友都在同样层面,不
如看看眼前这条路,路上铺满了书。
003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013读书与人生
017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021阅读一颗心
030写作与语文
038关于大学校园写作
046致友人书——外国文学之影响
052我与唐诗宋词
056唐诗宋词的背面
073晚秋读诗
沉静我心
我们难道不是都清楚这样一种关于世事的真相
吗?——别人用别人的思想企图说服我们往往不是那
么容易的,只有自己说服了自己,自己才是某种思想
的信奉者。
081读书会让寂寞变成享受
086读的烙印
118享受阅读
122我与文学
166时间即“上帝”
169情怀的分量
173何妨减之
181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186人性薄处的记忆
192人性似水
接近幸福
是的,在那里,在那一人群中,阅读竟成为如饥似渴
的事情,带给着他们接近幸福的时光和感觉。这一发
现使我大为惊异,继而大为感慨,又继而大为感动。
203爱读的人们
210读是一种幸福
213我最初的故乡是书本
217文化是我们另外的故乡
222人生真相
236人生和它的意义
244让我们爱憎分明
250世界是怎样结构的
——关于《安琪拉的灰烬》之断想
254关于《好人书卷》
258喀戎与世界读书日
263拾遗补缺亦可欣
读书与人生
谈到读书,我希望孩子们从小多读一些娱乐性的、快乐的、好玩的、富有想象力的书,不应该让孩子们看卡通时仅仅觉着好玩。儿童卡通书一定要有想象力。西方儿童读物最具有想象的魅力,但是这种想象的魅力并不是孩子们在阅读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感觉到的,一定要有成年人在和他们共同讨论中来点拨一下。
未来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一个区别恐怕就在想象力上,科技的成果就和想象力有关。我们孩子的想象力是低于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的,而且不只是孩子们的想象力,我们文艺创作者的想象力也是低于西方人的。如果人家在想象力方面的智商是“十”,那么我们的想象力恐怕只有“三”或“四”,这是由于整个科技的成果决定了想象力。
我希望青年们读一点儿历史书籍,不一定从源头开始读起,但至少要把近现代史读一读,至少要“了解”一些。这个“了解”非常重要!我刚调到大学时曾经想在第一学期不给学生讲中文课,也不讲创作和欣赏,只讲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状况,怎样过日子,怎样生活。当年一个学徒工中专毕业之后分到工厂里,一个月十八元的工资仅相当于今天的两美元多一点儿,三年之后才涨到二十四元。结婚时,他们的房子怎么样,当年的幸福概念是什么。
我在那个年代非常盼望长大,我的幸福概念说来极为可笑。当时我们家住的房子本来已经非常破旧,是哈尔滨市大杂院里边窗子已经沉下去的那种旧式苏联房,屋顶也是沉下去的。但是一对年轻人就在那个院子里结婚了,他们接着我家的山墙边上盖起了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北方叫作“偏厦子”,就是一面坡的房顶,自己脱坯做点砖,抹一点儿黄泥。那个年代还找不到水泥,水泥是紧缺物资,想看都看不到。用黄泥抹一抹窗台,找一点儿石灰来刷白了四壁就可以了。然后男人要用攒了很长时间的木板自己动手打一张小双人床和一张桌子。没有电视,也买不起收音机。那时的男人们都是能工巧匠,自己居然能组装出一台收音机,而且自己做收音机壳子。我们家里没有收音机,我就跑到他们家里,坐在门槛上听那个自己组装、自己做壳子的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和相声。丈夫一边听着一边吸着卷烟,妻子靠在丈夫的怀里织着毛活,那个年代要搞到一点儿毛线也是不容易的。
那就给我造成一种幸福的感觉,我想自己什么时候长到和这个男人一样的年龄,然后娶一个媳妇,有这样一个小屋子,等等。今天对年轻人讲这些,不是说我们的幸福就应该是那样的,而是希望他们知道这个国家是从什么样的起点上发展起来的,至少要了解自己的父兄辈是怎样过来的。应该让他们知道能够走进大学的校门,父母付出了很多。现在年轻人所谓的人生意义,就是怎么使自己活得更快乐,很少有孩子想过,爸妈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如果许多父母都仅仅考虑自己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得失,那么可能就没有今天许多坐在大学里的孩子,或者这些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坐在大学里。我们的孩子如果连这一点也不懂的话,那是令人遗憾的,所以要读一点儿历史。
中年人要读一点儿诗呀,散文呀,因为我们要理解这样的事情,就是孩子们今天活得也不容易,竞争如此激烈。我们总让他们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但如果一个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读了太多课外书,他可能就在求学这条路上失策了,能进入大学校门绝对证明你没读什么课本以外的书。孩子们的全部头脑现在仅仅启动了一点儿,就是记忆的头脑、应试的头脑,对此,要理解他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现在是以极为功利的方式来读书,因为只能那样。但对于中年人,从前“四十而不惑”,我已到“知天命”之年,应该读一点儿性情读物。我不喜欢看所谓王朝影视,因为有太多的权谋,我从来不看权谋类的书。
我建议,首先女人们不看这类书,男人们也可以不看。我们的人生真得时时刻刻与权谋有那么紧密的关系吗?到六十岁的时候,哪怕你就是权谋场上的人,也可以不看了吧!可以看一些性情读物,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而且要看那种淡泊名利的。你能留给自己的人生还有多少时光呢?建议老年人要看一些青少年的读物,了解青少年在看什么书,用他们的书来跟他们交谈。老同志不妨读一点儿儿童读物,也要看一点儿卡通,同时要回忆自己孩提时读过哪些书。格林兄弟、安徒生的童话中是不是还有值得讲给今天孩子们听听的。我感觉下一代在成长过程中是特别孤独的,他们很寂寞。
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玩伴,他们工作非常紧张。孩子到了幼儿园,老师和阿姨们如何管理呢?第一听话,第二老实。然后呢,最多讲讲有礼貌、讲卫生、唱点儿儿歌,如此而已。所以孩子们在幼儿园这个学龄前阶段是拘谨的,孩子在一起玩也是不放松的。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如果家庭环境是上有哥哥下有弟妹,并能够和街坊四邻的孩子一起任性地玩耍,那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
现在的孩子非常孤单,非常寂寞。孩子身上有总体的幽闭和内向的倾向。爷爷、奶奶读书之后和他们做隔代的交流、做隔代的朋友,而孩子读书时不和他们交流,书就会白读。有些书的内容、书的智慧一定是在交流过程中才产生出来的。
······
[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下载地址 ]【免费下载】
最后修改:2023 年 07 月 05 日
© 允许规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