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的偽善:自由貿易的迷思與資本主義秘史》封面

内容簡介

《富國的偽善》使用大量翔實、生動的案例深入探讨了自由貿易、外資管制、國有企業、知識產權、财政審慎等與經濟发展相關的問題,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頗具震撼力的事實:那些富裕國家和國際機構極力推薦的所謂正統做法通常不利于經濟发展,它們極力游說发展中國家取消的關稅、補貼、外資管制等保護主義措施卻是它們變富的有力工具。作為“過來人”的发達國家憑借其政治經濟優勢,不斷向发展中國家鼓吹自由主義的发展戰略,其目的不過是想“踢開梯子”,阻止发展中國家沿着它們走過的道路发展。

作者簡介

張夏準(1963年-),韓國发展經濟學泰斗。1992年獲得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畢業后即被劍橋大學聘為政治經濟學发展的研究員。曾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深刻影響。張夏準曾寫過多本經濟政策書籍。他還在世界銀行、亞洲開发銀行、歐洲投資銀行擔任顧問,還曾在樂施會中任職。張夏準還在華盛頓的經濟政治研究中心(CEPR)工作。2005年張夏準與哥倫比亞大學的RichardNelson一起獲得李昂鐵夫經濟學獎(LeontiefPrize),張夏準也是"劍橋經濟期刊"的編輯之一。

目錄

序言莫桑比克的經濟奇迹——如何擺脫貧困/ⅰ
第一章重溫凌志車與橄榄樹——關于全球化的神話和現實/1
第二章丹尼爾笛福的雙面人生——富國是如何變富的?/27
第三章我6歲的兒子應該參加工作——自由貿易是否總是答案?/59
第四章芬蘭人與大象——我們是否應該管制外來投資?/80
第五章人剝削人——私營企業好,公共企業壞?/105
第六章1997年的Windows98——“借用”創意是錯誤的?/128
第七章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财政審慎是否走得太遠?/157
第八章扎伊爾與印度尼西亞——我們應該支持腐敗和不民主的國家?/176
第九章“懶惰”的日本人和“偷盜”的德國人——某些文化會阻礙經濟发展?/202
結語聖保羅,2037年10月——世界會變得更好?/226
致謝/247
譯后記/250
索引/256
······

最后修改:2024 年 04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