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簡介
柯萊特,作家、記者、戲劇演員,龔古爾文學獎首位女性評委,“了不起的女神”(波伏娃),“世界上最自由的女性”,77歲那年,在家中接受法國國家廣播電台采訪。面對記者的步步緊逼,她始終保持自己的節奏,用她獨有的語言談論克羅蒂娜的誕生、母親的離去、母貓的忠誠、創作與現實的邊界……
訪談内容跨越柯萊特的整個創作生涯,呈現出一個和她的作品一樣——“其光芒不被任何文學批評的解釋所束縛”——不被任何闡釋和誤解束縛的柯萊特。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茜多妮·加布里埃爾·柯萊特,法國國寶級女作家,也是法國首位享有國葬之禮的女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法國最偉大的散文作家”“最自由的女性”。她寫的大量作品多為愛情故事,主要作品有《吉吉》《謝里寶貝》等,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德烈·紀德稱譽為“自始至終無一敗筆,無一贅語,無一俗套”。她的作品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各國被閱讀。她的生活和她的作品至今依然動人心弦,人們不斷重新发現她的作品的深度和現代性。柯萊特的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其中最為知名的中篇小說《琪琪》改編的歌舞片《金粉世界》,榮獲第3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等九個獎項。
她有屬于她自己的道德……一種貴族的道德。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最獨特的一點是:一種女花花公子,在她之前這個詞可能會顯得矛盾;一種極致的優雅,籠罩着神秘與靜寂;一種對說盡一切的拒絕;一種對喋喋不休的恐懼。——安德烈·比利
了不起的女神。——波伏娃
今晚我哭了,這是很久以來的第一次,這段時間我被悲傷、痛苦和煩惱壓得喘不過氣。不過,我之所以哭,卻并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讀到了米蘇的信。最后兩封信堪稱書中的傑作。——馬塞爾·普魯斯特
我一口氣讀完了《謝里寶貝》。您抓住了一個令人贊歎的主題,帶着何等才智,何等技巧,以及對肉體最不為人知之秘的何等悟性!自始至終,無一敗筆,無一冗言,無一俗套。——安德烈·紀德
致柯萊特,在她所屬的性别中,只有她懂得寫作是一門藝術,擁有這門藝術,并且令許多忽視她的人啞口無言。——保羅·瓦萊里
誰能比柯萊特更善于自然地、本能地、肉感地談論植物呢?……她擁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天賦,能夠在文字中重新創造生命和它溫和的悸動,花楸的滋味,小蘋果般粉嫩,比歐楂更加細膩,風信子是地下水的友鄰,它藍色的天真宣告着報春花和小喇叭水仙花的綻放……——亞歷山大·阿爾努
我認為柯萊特很喜歡新聞工作,也許這是繼劇院之后她最喜歡聞的氣味:打印機的氣味,編輯部里積極的怠惰,那是另一種波希米亞生活,在那里人們開始了從未完成的新聞之旅。她的作品極具天賦,充滿洞察力,對現實比對想象更為敏感,是一部長篇編年史,也是一部關于生活、人物和自然的精彩報告……——熱拉爾·鮑爾
您是一位偉大的戲劇批評家,因為您熱愛劇院猶如愛貓——而且您談論戲劇時就仿佛在談論小動物,還原本真,帶着它們的缺點和狡詐,一旦傾注靈魂,我們就會愛上。在許多年間,最親愛的柯萊特,您将您的靈魂注入了巴黎的劇院。——阿爾曼·薩拉克
她屬于我們每一個人。借用瑪格麗特·莫雷諾創造的迷人術語,如果用一個詞概括的話……那麼她就是“瑪柯萊特”(我的柯萊特)。——菲利普·埃利亞
沒有人能夠在想象中構建得如此出色……自由正體現在目光的敏銳之中,體現在視線的強力與精準之中。——多米尼克·奧里
安德烈·帕里諾,法國記者、傳記作家。
【譯者簡介】
王子童,英、法語譯者。復旦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巴黎高等師范學院英國文學博士在讀,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巴黎高師“文化遷變”實驗室(UMR8547)成員。研究方向為19世紀維多利亞中后期小說,以及英國小說在法語世界的影響、接受與變異。譯著有《漫長的星期六:斯坦納談話錄》。
目錄
目錄總序:露天廣場中的對話/1
世界上最自由的女性/1
一“我要在這本書上署名!”/91
二“謝里的誕生并非偶然……”/169
三“的确,是愛情驅使的……”/211
四“我不喜歡揉皺自己的記憶……”/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