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裙子的士,最动人的诗:叶嘉莹百岁人生》封面

内容简介

李商隐说: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叶嘉莹说: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懼扶摇九万风。

陶渊明说: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杜甫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叶嘉莹说:但使生机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

叶嘉莹之所以成长为一位优秀诗人,关键不在于她与前人的相似性,而在于她广泛汲取了前辈诗人的精华,在诗歌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她不同于李商隐的哀感凄艳,而是坚强明朗;她既有杜甫的深厚情怀,又有陶渊明的人生智慧;她把陶渊明的小我圆融升华为杜甫的大我,又将杜甫的大我情怀以陶渊明的固执态度运用到诗词事业中,最终完成了自我的生命与诗歌,这是她的独特之处。

叶嘉莹之所以成为叶先生,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本书努力以翔实可靠的资料呈现叶嘉莹先生的百岁人生道路,对其家族文化特质、各阶段诗文中的生命体悟与心路历程、诗学与词学理论建构、诗词曲创作特点、诗词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与深入挖掘,力求展现其思想性情及学术道路的发展轨迹,总结归纳其诗教精神及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李云。叶嘉莹先生的博士后,自2008年开始旁听叶先生的课程,2016—2019年一直跟随叶嘉莹身边学习;2021—2023年写作本书过程中,与叶嘉莹多有交流。此书文本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史料翔实、严肃、客观、全面;并且书稿经过了叶嘉莹本人的审订,是难得的、被叶嘉莹先生认可的传记。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家世与思想
第一节诗词人生背后的家族文化
第二节叶嘉莹的“士”之精神
第二章生命体悟与心路历程
第一节兴于诗
第二节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第三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第四节从“清者”到“任者”的转变
第五节一朝天外赋归来
第六节故我变新吾
第七节托身从此永无乖
第八节依然尼父是吾师
第三章诗学
第一节传承的责任
第二节以生命体悟为中心的诗词评赏方法
第三节生命体悟诗学的回响
第四章词学
第一节词学的承继与探索
第二节中西文论互鉴中以生命体悟为中心的词学创新
第三节中西文论互鉴中对传统的突破——从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比较叶嘉莹与缪钺的说词方法
第四节通向自由与心灵不死:叶嘉莹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
第五章古典诗词曲创作
第一节诗
第二节词
第三节曲
第六章诗词教学
第一节海外诗词教学中遇到的困境
第二节诗词教学方法
第三节诗词教学成功的其他因素及启示
结语
附录
一、叶嘉莹诗文编年
二、鲁迅战斗精神对顾随的影响
三、本书作者已发表相关论文
四、北冥有鱼
参考文献
后记一文笔迅速文思敏捷的李云老师
后记二写作缘起、过程与体会
······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