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每个月拼命工作还是月光一族?别人工作几年已经有了小金库,为什么你还是两手空空?你是否担心自己陷入“活到老、累到老、穷到老”的魔咒?《富有的方法》由财富畅销书作家乔治•克拉森所写,讲述了一个古巴比伦富翁的传...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股东信中敏锐地捕捉捕捉你所需的关键信息?商业专家、巴菲特“御用”编辑劳伦斯·A.坎宁安在书中整理、分析了全球知名企业领导者致股东的信,并将其中最有价值且最具代表性的内容集中呈现。这些信件经过...
1976年,玛格达琳娜·耶希尔怀揣43美元和两箱行李来到美国。作为硅谷女性和土耳其移民,她在双重挑战中勇毅进取,成为美国500强企业赛富时的第一位投资人和创始董事会成员,创办了数家科技企业,更兼顾了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本...
理財很煩,但錢很可愛。專為年輕人和理財小白所設計,史上最簡單、最好懂、最容易操作的理財書!想要愈早退休,就要愈早規劃!27歲退休、每月被動收入超過45萬的理財顧問,教你打造專屬自己的致富計畫!理財顧問瑞秋.李察斯當年在大...
度阴山,知名历史文化作家,深圳阳明文化书院创始人。作品《知行合王阳明》销量已突破百万册,成为百万读者入门王阳明心学的首选2018年,参加由中国文化院主办的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被誉为当世普及阳明心学的领军人;2021年,荣...
本书是日本动画制作人、吉卜力“掌舵人”铃木敏夫的代表作。日本有个工作室叫吉卜力,诞生了两位天才大师——宫崎骏和高畑勋。但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两位天才的背后有一位策划师——铃木敏夫,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吉卜...
吉卜力30周年,首席制片人铃木敏夫讲述22部名作不为人知的幕后回忆。宫崎骏不知道《千与千寻》的主角是谁?《魔女宅急便》原本是快递公司的广告?做《红猪》时不敢告诉投资方主角是一只猪。因《龙猫》和《萤火虫之墓》的海...
《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是徐皓峰最新的电影评论集。主要将新中国国建国后十七年的红色电影展开解读和评说。我们所熟悉的电影作品,诸如《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小兵张嘎》《永不消逝的电波》《...
《答案在风中飘》是鲍勃·迪伦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全新作品。他于2010年开始创作本书,历时十余年。在这本新书中,他对66首精心挑选的现代流行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和内容本质提出了非凡的见解。通过讲述猫...
ESQUIRE杂志“2022年度最佳非虚构图书”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万物发明指南》姊妹篇-这看上去有多么荒诞不经,就有多么活泼有趣和严肃认真!-统治世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何超级反派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哪里是建造秘密基地...
♥这本书在举办一场绚丽的云朵奇观盛典♥✿科普36种云彩类型和24种光学效应(曙暮光条、幻日、环天顶弧、宝光、日柱、22度晕、北/南极光、红色精灵……)✿本书收录约370张云彩高清相片,带来一场绚丽的云朵奇观盛典。(摄...
《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推荐:吉姆·巴戈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从行星到书本,再到我们自己的身体,莫不如此。但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仔...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近10年人文科普随笔专栏首次结集出版.共收录46篇精品随笔,分别从物理学、科学家、人文与科学三个角度。引领你了解困扰哲学家、诗人、艺术家的亘古难题,解答关于我们所栖居世界的...
本书基于科技发展的内在因素,从数学的进步、科学的方法、文明的交融、思想的解放,多维度追溯西方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程,梳理近代科技发展的脉络,展示文明融合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作用,呈现中华文明灿烂光辉照耀下的西方近...
1859年,生物进化的观念在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中正式成形。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作为科学理论的进化论本身一直在进化,进化论思想也在持续地“外溢”到人类思想的各个角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熟悉几个和进化论相关的概念...
本书详细介绍了2022―2023年世界前沿技术的重大进展和发展动向,并对影响前沿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全书共包括8个分报告,分别介绍了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天、航空、海洋技术领域的近期...
在本书中,吴国盛教授先是梳理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然后阐述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并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又从两个方面讨论现代科学的产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现代科学产生;第二、数理实验科学塑造了现代科...
人类自诩为万物灵长,然而真是如此吗?我们的星球上只有我们这种智慧生命吗?远古的猿如何演化成人,又如何走出非洲、步向全世界、分化成众多亚种?世界各地的人种如何诞生,不同地区的人们如何迁徙、分离、对抗、交流,甚至融合?中...
“未来篇”作为《人类的终极问题》的续篇,探讨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农业、材料、能源三大领域,是袁越将自己多年积淀的知识储备与最前沿的科学新知融为一炉的又一力作。--人类未来吃什么?人类未来用什么?人类未来...
人从最初“像猿”的阶段,一步一步演化成“像人”的样子。六七百万年前,在最早期人类的阶段,我们的祖先刚刚跟黑猩猩的祖先分手时,长得有九分像猿,慢慢学会双足行走,但走得不是太好。到了三四百万年前,在南猿属的时代,人双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