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論壇主席、前耶魯大學哲學教授蘇珊.奈門走出學術圍牆,走入歷史記憶現場戰後德國、美國南方如何致力釐清過往?德國轉型正義的漫長道路,怎樣塑造了更寬容多元的社會?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美國南方奴役黑人……這些發...
2021年1月6日,一场震惊世界的政治风暴席卷美国——大批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冲击国会大厦,破坏2020年美国大选结果认证工作,伴随着暴力、冲突、流血、死亡,美国民主遭遇“至暗时刻”。美国资深战地记者莫格尔森作为亲历者,为...
政治学的知识统摄性和社会科学学科基础性,决定了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必将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根基,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书先是简单梳理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之“多变”及其缘由;然后阐述了冷战时期论证西式民...
《極權主義的起源》是極權主義系統研究的開山之作。共分三部。第一部「反猶主義」追溯歷史上反猶主義的興起與其政治、社會結構。第二部「帝國主義」論述民族國家衰落、暴民崛起、種族主義等元素。第三部「極權主...
为什么“真理的邻人都羡慕暴君”?为什么“有爱欲的人才可能思维”?为什么“选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什么忙这忙那的现代人却制造着“世界荒漠”?如何借助阿伦特重获勇气?如何避免让思维逃避这个世界?如何在爱...
为什么下班越来越晚,和亲朋好友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什么整日繁忙奔波,可负债却不减反增?为什么呼吸的空气、入口的食物越来越糟糕,对此我们却无能为力?……南希·弗雷泽在这本书中揭示了这一切的原因:这颗星球正在被逐渐摧...
广受各学派尊敬的政治思想家才智与人文素质兼具的典范朱迪丝·N.施克莱全部思想的凝练与精华乌托邦有什么用?是什么驱使着人们实施压迫与不公正?某些欲望可否变为美德,易于转化为罪恶的欲望可否被控制、阻止或净化?施克莱...
现代社会为何不同于传统社会?这种差异的底层机制是什么?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吉登斯在本书中为现代性的制度变革提供了一套全新的阐释框架,展示出人们对时间、空间、信任和个人亲密关系等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已然随着现代性的出...
從格勞秀斯到馬克思以13位思想大家之眼,看近代歐洲帝國與政治思想的歷史全景。▍探討帝國與文明的悖論帝國與文明這兩大主題,自15世紀歐洲列強著眼世界的劇變時代起始,始終是與現代政治發展並行的核心悖論。在邁向帝國化...
★著名军事历史学家、多项奖项得主安东尼·比弗名作★全景展现人类迄今最大的登陆作战★波澜壮阔、骇人听闻的西线战场重要转折点★战争的气息、混乱和痛苦从未如此真切地呈现在眼前诺曼底登陆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
1874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出现一个奇怪的演说家,他自称鲍罗廷,三天两头跑到圣彼德堡的广场上,鼓动人们起来革命。谁也不知道这个家伙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有时一身农民打扮,有时又装扮得像个刚下班的工人,到处散发自己写...
这本书是傅莹的第三部文集,延续了《看世界》的呈现方式,分为国际格局的变化、全球化与中国角色、国际关系、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形势、亚洲和平问题、人工智能、国际传播、智库建设等多个主题,重点回应了国际上对中国的诸...
本书由畅销书《华杉讲透lt;孙子兵法gt;》作者华杉,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99句至理箴言,对每一句进行精辟的解读,将难记的《孙子兵法》变成了一本可以每天快速记忆的随身读物。让你在轻松阅读中,渐渐获得立于不败之地的无边智...
世界各国之间的舆论博弈赛日益激烈,新闻现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围追堵截,作者驻美八年对此了然于胸。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作者结合八年驻美报道经历和大量政治人物专访经验,定量分析了数百篇西方...
纪实名家叶永烈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他着重于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追寻探访,作品几乎本本都是敏感题材,其出版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风波曲折。《出没风...
这是对在近千年来欧洲国家演化的一个即时的记录和解释。作者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从公元990年以来在欧洲盛行的国家类型的巨大变化。蒂利教授展示了一方面权力的行使者与另一方面资本的操纵者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导致三种国...
本书是《笔墨当随时代》的续作,分为上、中、下三册,收录了“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2022年9月7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发布的245篇原创文章,内容不作删减,保持原汁原味,涵盖理论解读、传媒观察、热点评论、人文历史、解密档案等...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选编了“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自2022年5月30日上线以来至9月6日成立百日期间推出的202篇原创文章,内容原汁原味,涵盖理论洞见、传统文化、媒体锐评等多个领域,全面生动呈现了“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的...
切•格瓦拉回忆古巴革命战争的最权威版本,收录24幅首次在国内公开出版的珍贵旧照,再现南美丛林惊险跌宕的游击战争生涯。他曾为那个全新的人而战,今天我们则亟需把这种精神从历史的瓦砾中解救出来。“1956年,我们不自由,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和马歇尔曾先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他们的使命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美两国的关系乃至远东国际关系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书以考察美国调处国共矛盾的全过程为宗旨,认为调处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