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簡介
世間萬物皆在運動之中。與有形的事物一樣,無形的思維也時刻處于運動之中,有些時候甚至令人難以捉摸。在空間中,行為先于語言发生,正如思維基于行為。我們在空間中的行為不斷改變着空間,也改變着我們自身及他人。我們的行為創造了那些在空間中改變自身及他人的事物,而這些事物反過來又影響着自身與他人的思維。就像你正在閱讀的這些文字,雖然只是安靜地印在紙上,卻能影響那些未曾謀面的陌生人。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心理科學協會前會長芭芭拉·特沃斯基在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人類認知的重要新理論:語言不是思考的基礎,行為才是。我們如何思考空間以及我們如何利用空間思考,這是本書對于讀者的兩個重要意義。空間思維,根植于對空間的感知和在空間中的行為,是人們所有思維的基礎。
芭芭拉·特沃斯基在書中提出了9大認知定律,告訴我們身體和行為是思考的基礎。空間認知不僅僅是思維的一個邊緣方面,而且是它的基礎,使我們能夠從身體及其行為中獲得意義。
作者簡介
芭芭拉·特沃斯基(BarbaraTversky)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榮譽退休教授,曾在斯坦福大學任教長達30年。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與教育學教授。2013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曾擔任美國心理科學協會會長。芭芭拉·特沃斯基的研究方向主要為視覺和空間思維,其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建築、語言、藝術、設計等多個領域。
目錄
序言空間思維,所有思考的根基第一部分思維中的世界
第1章 身體的空間,以行為為導向的空間
對身體及各個部位的認知
行為塑造感知
理解他人的身體
鏡像神經元,理解模拟的基礎
運動共振,通過對動作的理解獲取意義
協調的動作,復雜的互動行為
心在他心,身在他身
第2章 身體周圍的空間:人、地點、事物
事物,基本層級的分類
人,面部與身體很重要
地點,行為與事件的場景
類别比維度更易理解
思維能超越感知
人、地點、事物,我們生活的背景
第3章 我們周圍的空間:這里、此刻、那里、那時
我們身邊的世界
變換視角,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地圖,扁平化的框架
腦海中的地圖,空間及其他
從空間地圖到概念地圖
思維中的地圖:認知拼貼
第4章 思維轉換,獲得空間能力
思維的表征與轉換
心理旋轉離不開手部旋轉
内在視角與外在視角
創造形象:在大腦中畫畫
讓圖像動起來:一步一動
獲得空間能力
第二部分世界中的思維
第5章 會思考的身體,空間中的語言
會說話的雙手
手勢,用動作創造意義
手勢的5種類型
手勢可以揭示思想
手勢比言語更能表達思想
手勢能夠幫助我們交談與思考
表征性手勢是如何運作的
手勢可以改變思維
用手勢解答數學、理解音樂
姿勢,社會的黏合劑
身體可以思考復雜的思想
第6章關于空間的思考1:點、線、視角
對話與思維
不同視角下的空間
第7章 關于空間的思考2:框、線、樹狀圖
兩種談論空間的方式
形狀,思維的幾何學
框,事物和思想的容器
樹狀圖,部分與部分的部分
線,将想法按順序排列
順序,誰是第一
數字的排列,近似數字系統與精确數字系統
邊界,另一種線
箭頭,不對稱的線
視角,空間的與抽象的
文字,指向感知
語言與空間
思考與思維
第8章 我們創造的空間:地圖、圖示、草圖、說明、漫畫
将思維轉移到世界中去
認知設計的兩個原則
空間,地圖的設計
設計地圖和其他事物的經驗法則
數字與符号
時間,理解因果關系的關鍵
事件、人物、地點與事物
說明書的3個經驗法則
圖示的語義
有效圖示的作用
論述的形式:描述、解釋與故事
漫畫,最具創造力的講故事的形式
故事的三要素:開頭、中間和結局
漫畫創造意義的獨特方式
第9章 紙上空間的對話:設計、科學與藝術
素描、藝術與科學的結合
換位思考,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核心
找到新視角的方法
視角:内部和上方
藝術與生活
第10章 用空間思維圖解世界
設計世界
設計自己
思維的游戲
設計的世界說着空間的語言
圖片出處
參考文獻
······
[ 行為改造大腦下載地址【免費下載】 ]
最后修改:2022 年 09 月 06 日
© 允許規范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