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金融危机日益频发,一旦恶化,就会如巨浪一般,将区域乃至全球经济拖入深渊,没有哪个国家和个体可以幸免。 本书由两位知名经济学家联袂创作,以金融和宏观经济的交叉视角,介绍了与这种可怕灾难相关的10个基本概念,清晰展现投资者、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行为及背后逻辑,以及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 书中呈现了近10年来关于危机的前沿研究成果,并用这些成果剖析了美国大萧条、日本股票和地产泡沫、墨西哥龙舌兰危机等过去发生的多次危机,为人类未来预防乃至应对危机提供启发和建议。
作者简介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Markus K. Brunnermeier):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爱德华兹·S. 桑福德讲席教授、本德海姆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曾任美国金融协会主席,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德国央行等机构任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市场、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等,尤其关注泡沫、流动性、金融危机和数字货币。曾获Bernácer奖、路德维希·艾哈德经济学出版物奖等,著有《韧性社会》和《欧元的思想之争》等。 里卡多·雷斯(Ricardo Rei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A. W. 菲利普斯经济学教授,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欧洲区域常务委员会成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宏观经济年鉴咨询委员会成员,国际清算银行咨询小组成员,瑞典央行学术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曾获于尔约·杨松奖。 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特约研究员。
目录
第一章导论崩溃
本书的结构
如何使用本书
致谢
第一部分不断加剧的脆弱性:危机的酝酿
第二章泡沫与信念
一个纳入了“凯恩斯选美比赛”的泡沫模型
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泡沫
1998—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第三章资本流入及其(错误)配置
一个错配模型
欧元危机的种子是如何被埋下的:葡萄牙21世纪初的衰退
智利20世纪70年代的自由化和1982年的宏观金融崩溃
第四章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
现代银行和影子银行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
西班牙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信贷繁荣
第二部分崩溃:触发器和放大器
第五章系统性风险及其放大和传播
策略互补性、放大效应和多重均衡
爱尔兰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1997—1998年的新兴市场金融风暴
第六章偿付能力与流动性
债务,以及极具挑战性的对流动性不足和失去偿付能力的区分
德国1931年银行系统挤兑
希腊2010—2012年主权债务危机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
第七章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联结
“恶魔循环”/“末日循环”
2007—2010年欧洲各国银行与其主权债务之间的循环
阿根廷2001—2002年危机
第八章逃向安全资产
安全资产
欧元区2010—2012年危机的借贷成本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的大避险
第三部分政策与经济复苏
第九章汇率政策与复苏速度
一个汇率和复苏模型
墨西哥1994—1995年龙舌兰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停滞
第十章新常规货币政策
准备金饱和与量化宽松
日本中央银行自1998年以来的创新
危机期间欧元区的收益率曲线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和实际利率
重新审视储蓄和投资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储蓄的增加
美国大萧条的结束
第四部分结语
第十二章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危机经济学下载地址【免费下载】 ]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8 日
© 允许规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