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2025:穩預期、促消費與擴内需》封面

内容簡介

2025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之年。在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的背景下,2025年将“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這意味着中國經濟運行的邏輯正在經歷新的調整與轉變。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怎麼看、怎麼干?本書由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領銜解讀,黃奇帆、黃漢權等知名經濟學家執筆,從守正創新與改革发展、宏觀經濟與預期管理、提振消費與擴大内需、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對外開放與區域創新五大部分展開深入剖析,對當下經濟发展的制度背景、問題挑戰和发展方向做出全面分析,幫助你讀懂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精準把握當下及未來发展機遇。

作者簡介

劉世錦 十三屆全國政 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與发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方首 席顧問,國務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币政策委員會委員。 黃奇帆 中國國家創新與发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市“十五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曾任重慶市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财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黃漢權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发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研究員。曾任國家发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发展改革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

目錄

封面
版權信息
序篇 以結構性改革擴消費穩增長
第一章 守正創新與改革发展
以先立后破推動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階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正确方法論
經濟體制改革牽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中國特色的政府與市場關系
第二章 宏觀經濟與預期管理
宏觀調控歷史演進與供強需弱現實失衡
宏觀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
宏觀政策的是非之辯
10萬億元刺激計劃能否換來持續繁榮?
第三章 提振消費與擴大内需
如何提振消費、擴大内需
以一攬子政策為經濟注入強勁内生動能
增量政策的邏輯框架不同于以往
中國經濟不需要強刺激
中國如何擴大内需
第四章 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的邏輯内涵與實施路徑
不轉型,死路一條
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經濟產業鏈
中國企業“卷”的背后暗藏經濟增長的秘密
堅定发展資本市場信心,推動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
第五章 對外開放與區域創新
中國對外開放的五大新特征和五大新任務
當前中國經濟的關鍵仍是解決一階問題
中國經濟的超大規模性的形成與金融发展
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職能
“十五五”時期充分发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結語 新動能:首发經濟、銀发經濟、冰雪經濟……

最后修改:2025 年 03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