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向火星:馬斯克和SpaceX的初創故事》封面

内容簡介

這是對埃隆·馬斯克和SpaceX公司初創時期艱難歲月的記錄。跟馬斯克一起工作是什麼體驗?本書講述了36位初創成員與他共同瘋魔、此生難忘的飛天故事。

2000年年底某天,29歲的埃隆·馬斯克和好友阿迪奧·菜西聊創業時,說到自己一直對太空有興趣。當晚他翻遍美國宇航局官網,发現美國航天業在阿波羅登月后毫無作為。馬斯克決定為這個行業帶來突破——他要去火星,就從造火箭開始。

2002年5月6日,SpaceX成立。馬斯克投入1億美元,能支持三次火箭发射。公司官網上寫着:“我們正在尋找全世界的人才,以解決具有挑戰性的項目,最終實現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的目标。”業内無人看好,就連最初加入團隊的幾位高管也不真的相信馬斯克能造出火箭。

2008年8月3日,第三次发射失敗,資金耗盡。就在這樣的時刻,馬新克和團隊用僅剩的零件組裝好最后一枚火箭,進行了第四次发射。

SpaceX團隊所有成員全心全意關注着一個共同目标。他們加入馬斯克的團隊,加入他看似瘋狂的火星移民計劃,終于邁出了這重要一步——2008年9月28日,“獵鷹1号”火箭成功发射。

作者簡介

艾瑞克·伯格(EricBerger),專注于航天業報道的資深記者,采訪過包括NASA在内的衆多行業巨頭,以及阿波羅計劃宇航員奧爾德林等重要人物。曾獲得美國國家太空協會的太空先鋒獎,入圍普利策獎決選名單。自2015年開始報道SpaceX,得到馬斯克親自授權,采訪過所有重要員工,以獲得的大量一手資料寫成《沖向火星》。

目錄

序章(2019年9月14日)
創業初期(2000年9月—2004年12月)
梅林发動機(2002年8月—2003年3月)
夸賈林(2003年1月—2005年5月)
第一次发射(2005年5月—2006年6月)
賣火箭(2002年8月—2006年8月)
第二次发射(2006年3月—2007年3月)
得克薩斯(2003年1月—2008年8月)
第三次发射(2008年5月—2008年8月)
八個星期(2008年8月—2008年9月)
第四次发射(2008年9月28日)
步履不停(2008年9月—2020年5月)
結語
鳴謝
SpaceX的主要員工(2002年—2008年)
SpaceX時間線
······

最后修改:2023 年 10 月 30 日